1 Jul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井喷前夕

by Richard at 19:28 2008/07/01 under 通信网络 | |
这几年,通信用户迅速移动化,移动用户全面超越固话用户,同时移动用户ARPU值超越固话用户,个人随身通信迅速取代固定电话成为最大的电信消费市场。语音通信已经实现了移动化,而马上,我们将迎来数据通信移动化的时代。

据CNNIC最新统计,目前已有5040万人在使用其他上网接入方式的同时,还选择使用手机上网,这已经占到1.63亿总体网民数字的近1/4(24%)。

Highslide JS

手机作为通信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并且由于手机接入互联网不受地点的限制,手机已经成为居民上网设备的补充。而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手机成功地将互联网应用延续到在户外的用户手中,为现有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更有潜力、更能包围用户需求、更能填满用户时间,一个完全的发展空间。

根据前信息产业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分析,目前中国共有4亿手机用户,约有30%的居民拥有手机。其中,在过去半年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数量是5,040万人。即网民中的24%、手机用户中的12.6%是手机网民,可见这个比例已经逐渐形成气候,手机上网已经渐成风气。

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南方的广东省和福建省,而北京的手机网民数量仅列第八位。特别是广东网民中有43.4%的人半年内通过手机上过网,目前手机网民数已达到1,452万人,无论是手机上网比例,还是手机上网用户规模,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

对比韩国,手机上网则已经很发达,目前已有过半数(51.3%)的手机用户都使用手机上网。

而在日本,在2005年底,上网用户已占手机用户的88.3%,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在日本,公共场合打手机被认为是不礼貌行为,因此许多人用IM或者电子邮件代替手机通话。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手机上网的普及,费用多为包月制,需要另外付费的手机短信反而很少有人使用。而中国用户在手机的使用习惯上,和日本韩国是比较相近的,可见在中国手机互联网发展将有多大的空间。

据估计,到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预计将接近10亿。

网民、移动网民的迅速增长,移动终端的发展、智能平台的成熟,这一切,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铺下了奠基石。

在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的网民中,男性居多,约有2/3(66.5%)的手机网民都是男性。这一群体中,18~24岁年龄段手机网民偏多,占到手机网民的一半。30岁以上年龄稍微偏大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则较少。这些手机网民分布在各种职业中,在读大学生、工人、专家技术人员和服务业人员是四个主要的群体,分别占到总体的13.8%、12.9%、12.8%和11.7%。

Highslide JS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手机上网的主要使用还是个人用途为主,目的以信息、娱乐、沟通为主,和欧美典型的RIM手机商用电子邮件服务有明显的区别。

这同时也说明手机上网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应用模型尚未确立。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走向移动,不断发展》中指出,80%的消费者希望服务提供商能够为他们的移动设备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选择。报告指出消费者对客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将推动移动市场的创新和开放标准的发展。

调查数据表明,将近60%的消费者对移动银行感兴趣,其他的公共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股票交易、新闻和信息以及概要浏览等。53%的消费者对移动电视感兴趣,45%对通过移动设备购买音乐感兴趣。

Highslide JS

目前手机应用主要集中在网页浏览(支持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上炒股等,同时还有上面没有列出的电子阅读、在线地图、生活信息查询,也是覆盖大量用户的应用。

关于互联网第一落脚点,即网民上网后的第一件事,通过即时通信聊天的比例是39.7%,另外20%的网民则是看新闻。即时通信工具和网络新闻是网民上网的两个重要落脚点,两者占到了60%的份额。

Highslide JS

手机拓展接入之后,能够覆盖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应用,这些就已经占了70.6%的第一落脚点。

根据中国移动最新透露的数据,2007年中国移动WAP收入达到98.43亿元,根据对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收入的分析,每个用户每年消费额将达到584元,将高于互联网每个用户的消费。随着移动语音消费迅速超越固定电话语音ARPU值,同样的情况会很快发生在移动数据业务上。

移动互联网业务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1.手机接入互联网能力的完善
随着电信重组的启动,国内主要运营商将重组成移动、电信、新联通三家,并且将获得三个3G牌照,3G网络的布局将大大改善移动互联网接入能力。可惜的是,重组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网络建设和成熟也需要时间。因此,这一两年内还将只是一个过渡。

2.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发展,网络习惯的养成
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从广东已经有超过4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就能看出,随着通信随身化的大潮,手机上网已经很快成为一种补充、一种习惯,它将填满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隙,而合理的价格、充足的应用将充分激化这种使用习惯。

3.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速开花
这两年,已经有大量的公司投身进来了,参见之前的博文:《2007中国手机客户端软件 TOP50 》

4.应用模式(包括业务模式、收费模式、注册模式、操作风格、核心技术等)逐步成熟,而这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够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1.方便性——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连接网络。现在可以想象,如果你的电脑不能联网,会是怎样的心情,估计80%的人会觉得无所适从。而当人们离开家里、办公室的电脑以后,在任何一个空闲的时间片中,都有可能产生上网的冲动和需求。

2.私密性——手机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私密的个人通讯设备,即便在人来人往的街头,面对手机依然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3.互联网应用的粘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粘性,这将演变成人们心理上的依赖性。比如IM,其中人们离开电脑以后,会关注QQ或者MSN上是否有人和自己说话;比如博客,随时随地可能有写日记的冲动和交流的需求;比如生活服务,机票、酒店的预订、 特色餐厅搜索等,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进行,而象携程网等服务提供商通过长期服务以及积分政策等已经具备相当的粘性;比如网络交易,象淘宝网等,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希望随时可以知道交易的进展,随时可以和卖家/买家交流。这些应用,已经逐步推动用户需要将互联网延伸到手边。

但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在仍存在不少瓶颈:
1.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落后——移动的GSM网络上依然是以GPRS为主,实际连接速率只有40-56k;电信马上要从联通接手的CDMA网络依然是以CDMA1X为主,实际连接速率最多只有143k。由于国家近年在3G的政策和牌照的安排上态度一直不明朗,运营商一直不敢有所动作,移动连EDGE都不敢放手升级。即便年内电信重组尘埃落定,待到3G牌照落实、网络部署完成,也是2-3年之后的事情。在从这点看,在滞后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状态下,依然有如此多的移动用户开始热衷手机上网,可见内在需求和用户心理的迫切。另外,WiFi、WiMax等技术形式的无线宽带的推广,对于支持无线接入的手机用户而言是一个福音,但是毕竟这些宽带技术更便捷的是PC设备的随时接入,而不是手持设备的移动接入。更加本质的改善,需要移动运营商升级推出WCDMA、TD-S CDMA,甚至EVDO、LTE的网络支持。

2.终端处理能力有限,手机操作系统仍有待完善——从来不需要担心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硬件的发展相信绝对不会成为瓶颈,在应用模式完善之前,手机就已经开始了640×480的VGA分辨率的时代。而值得担心的,是智能平台的完善,包括Windows Mobile、Symbian都存在的电话网络整合能力、稳定性、内存泄露等问题。

3.手机网络平台支持能力有限

4.应用模型向移动化的转变仍需要完善——比如认证、支付等环节,目前尚未形成安全、成熟、可靠的模型。

5.安全技术——这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PC上的数字证书、SSL等安全技术,到了多系统纷争的手机平台,完全失去了标准,需要一步一步重新搭建。

6.资费问题——网络资费较贵,目前的定价策略主要还是基于窄带流量模型的包月套餐,并且价格偏贵、流量偏少。

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2009年将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快步发展的阶段,井喷前夕,我们等待大戏上演。而这一轮,又会是谁能跑出来呢?



最后编辑: Richard 编辑于2008/07/02 10:46
FAY
2008/07/07 16:26
字真多啊,要能换钱还行
Richard 回复于 2008/07/07 17:17
收集了资料、写了自己看的,没有码字卖钱呢~~~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