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5/6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干部到底是干什么的?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8/02/24 00:58 by Richard | Comments:0
这是一篇隐藏日志。您需要以合适的身份登入后才能查看。
1月13日下午5点左右,芜湖火车站,叫骂着的人群突然冷静了。冷静躺在这短暂安静的中央。火车继续在铁轨上往前滑行。

从张爱娣喊“有人掉下去”到火车喘着粗气停稳,至少隔了30秒。10号、9号车厢的50吨的钢铁从一个不足50多公斤的18岁躯体上碾过。

在目击者的记忆里,芜湖当天飘了十几个小时的雪沫突然变得肥大。车停稳了。

1月13日下午5点过6分或者更晚一些。冷静的身体就在9号车厢的后轮边,面朝泥土,头向站台,身上是一件及膝的红色羽绒服———母亲陈敏花了80块钱给她买的最贵重的衣服。

一个小时之前,她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弟弟冷泉接的。冷静叮嘱弟弟,记得让父亲冷恩来11个小时后到车站去接自己。

8天之后,父亲从芜湖接她回了阜阳,火车从那条带走冷静生命的铁轨上驶去。春运期间,车厢里人流依旧熙攘,而在那个小小的骨灰盒里,冷静不再感到拥挤。

拥挤。2008年这个晚冬,中国将有21.5亿人次加入这拥挤的归乡人流。种种迹象表明,正是芜湖站台上700多人的拥挤人群,在那个黄昏把冷静挤下了站台。

。。。。。。

最近太忙,许久没有看新闻了。偶尔一打开,这一则新闻却瞬间让人揪心,空气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春运/一票难求/拥挤的人流。。。

多年以来,人们抑或铁路部门早已经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直到这一天,终于爆发了,一个年轻生命就这样陨落。

那句话就是深刻的反省:没有人是清白的!

生命的意义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7/09/06 12:42 by Richard | Comments:3
近日深圳城管“拆违”时纵火焚烧棚户区,被记者抓到了那残垣断壁之间,一个儿童徒劳地奔走,试图用一小瓢水浇灭吞噬家园的烈焰的情形。弱者的无助和强权的霸道,强烈反差令人愤懑,也令人绝望。

而在七月的首都北京,某派出所政委田秀池值班时得到指令,救助重病中的流浪女。他却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将流浪女扔到荒郊野外,使其无法得到救治而一夜暴卒。而事后扔掉流浪女的从犯、前警官刘洋就声称,以前遇到类似事情“都是扔掉”。

到了八月媒体又报道,陕西宁陕县也上演了同样的一幕:当地民政官员谌太林为迎接上级卫生检查,而将本镇一名流浪汉扔到山上,致其因饥寒交迫而一命归西。一位知情人则透露,宁陕县和邻县将流浪汉彼此扔来扔去,已经成了保留节目。

也许很多人看来早已无动于衷的事情,披露出来以后却又显得那么的令人发指。还有多少未经揭露的暴行呢?

在我看来,人和人都是相同的生灵,在生命的意义上,并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只有是否珍惜的区别。

所以,对于同事,离开了工作而言就不再有上下级。即便对于保姆,进了家门也就是和家人一样的了。这理念上的差异,也许就是当年导致我最终离开创业九年的公司的一个最主要的冲突所在。

记得在十多年以前的深夜,在我家所在的医院里,看着那个我敬重的长辈逐渐离开,身躯一点一点变得冰凉,最后我帮他最后擦洗的身体、更换的衣服,感受到躯体在逐渐地变硬。

尽管,他并没有成为我的亲人,但是在政府部门里面一身清廉的他,依然得到我的敬重。

经过这一夜,我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此不再轻言放弃,从此不对自己的或者他人的生命掉以轻心,从此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从此给予自己和他人最真实的感动。

生命难说很长,也难说很短,我们不能知道自己可以坚持多久。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让自己存在的每一天都变得更有意义,能够把真诚的心意和感动传播到人们的心中,即便只是一点点,即便无足轻重。。。

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7/09/05 12:51 by Richard | Comments:2
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中国国情和国际接轨,实在太形象了,整理了一下,贴在这里。

起因是前段时间的银行跨行查询收费,号称是“和国际接轨”,可是接轨的那个国家你绝对想不到。

那天在看电视上专家对备受关注的ATM跨行查询收费的讨论,才知道,美国绝大多数的银行是股份制银行,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跨行查询收费。这种自己突然规定跨行查询收费的只有在垄断银行才会发生。  
    
专家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我们周围这些国家,只有唯一一个巴基斯坦是跨行查询收费的。于是我们终于和国际接轨了!
    
中国政府制定政策的两大法宝,一是“中国国情”,再就是“与国际接轨”。
    
当制定不利于人民的政策时,如房改,要求大家自己掏钱购买商品房,就说是和“国际接轨”,理由是人家外国都是自己买房子,没有福利分房的说法。

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恰恰忽略了人家外国土地私有这个关键因素,中国人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土地都属于国家,却要被迫付出昂贵的价钱购买一套只有使用权的商品房。而当人们对此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又会说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又比如医改、教改,人家其他国家是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但这一点他们又不能与国际接轨了,又强调中国国情了,什么财力不堪重负啦之类,结果导致大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又比如所谓“高薪养廉”,据说是新加坡、香港的成功经验,所以要和“国际接轨”,所以五次三番地给公务员加薪。但人家严格的监督制度,对公务员近乎苛刻的约束,廉政公署的监督机制等等,他们又不和国际接轨了,又强调中国国情了。
    
韩国首都汉城(现名首尔)只有14辆公务车,这点他们就不愿意接轨,中国现在一个乡镇政府14辆公车都不算多吧?这就是中国国情。  

美国有个燃油税,他们就要和“国际接轨”,也要征燃油税,但美国高速公路、大桥绝大多数是不收费的,在美国养一辆车除汽油费外每年仅需170多美元,这点他们又不和国际接轨了,不仅养路费、车船税等等一大堆,而且到处设置关卡,几乎路路收费。全世界总共只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但就有10万公里在中国!这就又是中国国情了。

美国格林斯潘加息了,他们就要和“国际接轨”,但美国购房享受退税,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低利率,对出租房屋屋主进行补贴以降低租金,这些他们又又强调中国国情了,不仅不对出租房屋进行补贴,反而变本加厉地对出租屋提高税收,导致这部分成本转嫁给租客,租金上涨。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土地私有的,人民买房的同时就买了地皮,具有永久所有权。当然,他们在这一点上就不和国际接轨了,因为中国国情特殊啊!  

但是,当他们发现香港的使用权制度对自己比较有利后,就立即和香港接轨了!订了个70年使用权制度,迫使人民祖祖辈辈不断花巨资购买有限使用权,但香港是什么情况?香港原先是殖民地啊!英国只租用了99年啊,它搞个使用权无可厚非,因为土地本不是它的,时间到了就要归还的,你搞使用权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中国是公有制吗?不是全国人民拥有对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吗?但落实到的最后怎么变成绝大多数人都一无所有了呢?怎么就变成必须购买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呢?不懂吧!但他们不管,就因为对自己比较有利,所以在这方面就和香港这个“殖民地”接轨,就不和其他的国际接轨。

又比如,油价要涨、电价要涨、水价要涨,理由还是和国际接轨,说什么人家的都很贵,中国的油价水价电价便宜的很,所以就该涨。但说到人民的工资水平、福利水平、劳动保障制度,就又不和国际接轨了,就又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了。

人家的工会都是工人选举产生,实实在在代表工人权益,这一点咱们就是不和人家接轨,咱就是要让工会成为资本家压迫工人的帮凶,原因还是:中国国情。

所以,不要拿什么美国、英国的加息说事,什么时候中国成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了,国家官员民选产生了,权力部门受公众严格监督了,再说这些不迟!

新闻的价值 · 生命的价值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7/04/18 16:17 by Richard | Comments:1
这两天连续发生两起事件:

事件一: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自尽。

事件二:4月18日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轻伤。

都是三十多条人命,但是待遇还是太不一样了,前者迅速在新浪等所有新闻网站形成专题栏目,大量的图片、甚至视频,还有网络访问,充斥了所有的头条,并且被命名为“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并且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中方严厉谴责枪击案暴行,李肇星致慰问电”。

而事件二终于也登上了新浪的头版,在事件一的下方,但是从子标题上面能够明显地看出差异。实际报道上,新浪上发现一条新闻,搜狐上发了三条新闻,和这两天关于美国校园枪击案铺天盖地的报道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这是刚刚新浪新闻首页的截图:                     这是搜狐首页的截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那么,相同的人命损失,在新闻报道上、在国家机器的反映上、在大众的关注上,都有如此大的差异,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事件一中有很多的悬念,“华裔”是不是中国人?是“情杀”?然后为何会连杀三十多人?以色列教授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有人如何装死躲过一劫……随后各方反映、媒体评论,新浪的专题上就有通版的图片报道、不少于十段的视频报道。

事件二比较简单,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时突然滑落,极度高温的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2名操作工轻伤。到底是什么原因?谁的责任?没有任何的评论和探讨,只有搜狐有一笔带过——“有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看到这些,我无法不感慨,难道是这些人本来生命的价值就不一样吗?

草根,根在哪里?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7/03/25 07:49 by Richard | Comments:0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随时都有新的名词一夜之间流行于世,比如“你真有才”,比如“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什么是草根?网络名词向来没有标准答案。Google了一下,草根有401万项结果。究其出处,基本上就是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代表着平民的、大众的、非专业的、非主流的……含义,与官方的、主流的、强势的相对。

在Web 2.0的热炒之下,特别是网络媒体之中,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品,平民的文化开始迅猛地冲击以往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一场革命。网络改变世界,这也是Web 2.0的功劳。

在天涯、猫扑、新浪等,坊间已经涌现了一批号称网络炒手,里面包括我们色友陈默老兄。如果大家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芙蓉姐姐当年的照片大多是出于该兄之手。我们以前也用过陈兄的影棚,依他的水平和设备,芙蓉姐姐当年的片子不绝对至于拍成那样。我一直觉得这是刻意的,如果片子拍得更专业了,观者就少了那微妙的一点心态了,也就没有今天的芙蓉姐姐了。这正是炒手和热炒爱好者的区别,有预谋和凭热情的区别。

新浪的万人博客行动,在主办方的造型运动下,在2006年6月就在名人博客横行之际冒出了超千万点击的草根博客——Acosta的“极地阳光”。一个不知名的男孩,才写博百天,而其网站既没有S造型、更没有裸照和名人隐私,却引来数万粉丝每天追踪。即便是底下有动作,也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杭州也炒出一个公交妹妹,在公交车熙熙攘攘的环境下,如同出水芙蓉般的忽见她的无比清纯。一些列照片在BBS上的发布,引来了无数人正相乘坐她的公交车,还遮遮掩掩地寻找各种理由和方式,用手机、相机什么的试图拍她几张。

连香港的巴士大叔,都因为那一段手机录像在YouTube上的散发,一下子成为了香港的形象大使,代表了近年来港人在重压之下生存的心态。“你有压力,我都有压力”、“未解决”等一系列用词迅速成为行业标准。

从草根到名人,也许只是一夜之间。可是也别忘记了,当草根成为名人,大众对你的要求就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和你对比的也就不再是草根、而是本行的专业人士了。

草根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娱乐大众。如果你真有“××家”的风范和实力,缺少的只是机会,那么你就出头了,如果不是,还是请继续潜心修炼的为好。

你可以搞怪,但不可以恶搞;
你可以丑怪,但不可以丑陋……

草根成名,是广大草根捧你起来的,能够一夜把你炒起来,自然也可以一夜之间就对你失去耐心和兴趣。

本质上,草根还是草根,从来没有改变过。

北京的房价仍然在上涨,房地产广告不停地强调“地段不可复制”~~~
这种强调正是一种误导,不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关注“地段”,而接受这无由的高价。
说那到国贸CBD中心区15分钟,这15分钟非得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弄个奔驰宝马的跑高速才能按时赶到的。
说那水景豪宅,豪是豪,水呢?原来就那么一片小潭,或者一条人工小渠。也难怪,在北京那湖都叫做“海”了。
说豪华装修,其实只能说是标准装修,东西豪华不到哪里去,比七八十年代是豪华吧,细节就乱七八糟。万一要打开来看看里面,正如北京七台最近曝光的,都是破泡沫、破布、废纸。
更惨的是花费不少人毕生积蓄的房子,却要冒着打水漂的风险。有人去投诉一个著名的楼盘的时候,据称还是2004年北京市十大楼盘之一,却发现有几层楼早已被开发商抵押出去,是不能售卖的,当然也绝对不可能拿到房产证。这些房子,却仍然被拿出来卖了,现在也已经有一些业主住在里面了。不知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会有怎样的变故。
记得在深圳和广州看过一些楼盘,一直叹服于人家考虑的细致和体贴,真的可以做到拿着行李入住,而不需要对房子做整改。而北京我看的这么多新的、旧的楼盘,几乎每一个都发现不少别扭的问题,总要去修改。并且实在不能想像这些简单的细节,就没有人去考虑。
比如,一个新房子来说,门和侧墙太近,大门居然是不能全部打开的,会把侧墙压烂;比如空调电源在东墙,而出水口必须在西墙;比如集中供热水,但是厨房又只有冷水,还无法修改;比如在设计图上放浴缸的地方却装了一个向内开的落地窗,还不能更改;比如精装修的房子卫生间的门却不防水,冲完凉门板就发泡、掉漆、腐烂……更不用说锦上添花的视线、通风、工人房、进门过道等等的安排了。
北京的房价已经是够高了,花了很多的钱,买一个闹心的房子,还没有说入住以后物业、开发商的“黑”呢。那么价值在哪呢?还是地段,只有地段!
前些天去看了一个楼盘,还需要花2万大元买一个排队卡才有资格去看房挑房。销售小姐很“Niu”地说,“就是这个地段,这个价钱,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想,买不买你现在不定,过了今天,你拿钱来都没有用”……后来,据说开盘当天,几个小时就卖个精光。简直是。。。。
可是,在我看来,强调住在市区,那已经是一种“农民心态”了。
随着城市的建设、生活的发展,君不见美国城市,穷人住在市区,而富人住在郊区。随着公共交通、个人交通的发展,作为一个成熟的城市,地段将不再重要,居住环境、生活配套反而更为重要。
我就特别喜欢住在郊区,想像中,每天下班回家是离开繁嚣的城市,回到安静舒服的家,看到窗外绿色的草地,泡一个热水澡,那才是回家的感觉!
这时候,回头再想想,北京的搂盘,除了地段还剩下什么?

红红火火的石油企业年报背后

Category : 小刀会 | Post on 2006/08/30 18:13 by Richard | Comments:0
就在这几天,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陆续公布了其上半年财务报告,中石油上半年实现806.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9.4%,主营业务收入4819.8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多,再次蝉联香港最赚钱上市公司;中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则达到206.79亿元,同比增长14.6%,超出市场预期;而中海油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增长37.6%,,总收入上升47.2%至483.4亿元。(以上是我这两天从报纸和网站上收集到的数据。)

追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三大石油公司今年上半年总计实现利润超过1170亿元,就一个中石化上半年,就收入接近5000亿。

这些数字,看着就无比风光,中石化还大派35亿红包,石油大鳄们一片意气风发。同时,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还表示“国内汽柴油价尚有上涨空间,只待政府下令”云云。。。何时涨价,将由政府判断市场情况及消费者的心理而定。这却不禁令我陷入沉思。

作为企业,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当年代表国家垄断石油行业的中石化被拆分的时候,相应地代表国家照顾民众利益的义务就已经被彻底摒弃,现在存在的,只是三个大型的企业,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去谋求经济效益,我们无法去责怪企业。

可是,作为政府,油价难道不早已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参数之一了吗?石油巨头们自豪地号称,中国的油价是与国际接轨的。可是,请不要忘记,中国人的收入、生活水平离“国际接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说收入不接轨,支出接轨,试想想是一个什么状况?这种“接轨”到底又是谁得益了?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在三月和五月两次提高油价,中石化、中石油等巨头还不断地在呼吁涨价。我查了一下资料,到五月份油价第二次上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比上年同期已经上升26.8%,同期国内的商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两个数字比较一下,就能够知道油价的上涨是个什么级别、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国家规定自今年3月26日起,石油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特别收益金(俗称“暴利税”),在第二季度,中石油需缴暴利税103亿元,中石化交37亿元,而中海油交19.88亿元。因此,净是第二季度,三巨头就上缴特别收益金接近160亿元。

而征收所谓暴利税就能够有所帮助吗?石油企业需要在涨高的油价中补贴回他们“多”支出的税金。最终,百姓是仍然需要支付越来越高的油费,而国家征收的暴利税却没有为消费者带来任何好处,当然也不会利用这笔税金返还给消费者、提供任何的政策性补贴。

民众的生活水平又有谁来维护和保障?在一片红红火火的数据中,我们的政府有没有想过这些呢?一年下来数百个亿的“暴利税”又用来做了什么呢?

以往总说我们现在是只尽纳税、无福利,我赞同号召和强制大家尽纳税义务,但是也要求对等地由国家安排相应福利,将税转化成福利,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人们就会愿意纳税。到了油价这块也是一样的,国家征收的高额税款,也应该公开、公正地返还到公众利益中来。

另外一方面,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目前正在调查原油价格可能被某些机构操纵的可能性,而该调查可能会对整个产业造成深刻的影响,这个“某些机构”就包括了著名的英国石油公司(BP),涉嫌操纵原油和无铅汽油价格。

一句话:百姓生活,国家有责!这本身就是国家职能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所在。
分页: 5/6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